五、地名篇:
地名由來有因星座方向而命名的說法,大意說:在北斗星之南,有織女星座,共有六顆星,地理位置剛好在北斗街的南方,就稱為「斗六」。 另一種傳說,認為地理的位置,剛好在南斗星宿下方,南斗星有六大門,所以稱斗六門。
相傳,諸羅『今嘉義』設縣治之初,雲嘉兩地居民爭取縣治,協調以泥土的重量為憑藉,稱土的結果,諸羅一斗土等於雲林一斗六的重量,而爭取到縣治的設立,原來是諸羅的那一斗泥土中,滲入大量的食鹽所致。
斗六市平原靠近山區,相傳古時候野鹿成群,當時住民大都以打獵為生,客家話語『打鹿』,是堂堂正正的漢語古音,糊里糊塗的滿清官吏把『打鹿』聽成『斗六』,尾音重了一點就變成了斗六門。
現在斗六市的三光里,史料所述,古稱「柴裡」,是客家人最早開發的地段,附近還有一條「柴裡溪」,「柴裡」的閩南語發音,正是客家話「財來」的發諧音!斗六東市場附近原名[蕃社],也就是平埔族居住的地方,平埔族豐年祭時,常常齊歡呼 : Tromn ,因此命名為斗六門,後來又省略門字,就成了今天的斗六。
據史料記載,平埔族共有九族,斗六地區為洪雅族,與埔里、草屯地區相同,斗六平埔族分斗六門社及柴里社,斗六門社可能在今天中華路(舊名番社)、社口里一帶;永安路及中華路交叉路口,也有 一個舊名為「番仔井」,另外埤仔頭也有舊名為「番仔埤」,斗六地區有「紅」姓人士,此一姓氏,可能是平埔族的後裔,但未經當面證實。斗六地區平埔族居民不少,且都與漢人通婚,長久下來,斗六純粹漢人血統較少。